地下害虫为害大!咋防治才不影响春玉米的产量
2018-05-20 来自: 益生源肥料公众号 浏览次数:1026
知根知底,养根护地
害虫对玉米的为害是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,而害虫对于地上部如叶面的为害是我们能看到的,可以随时进行防治;但对根系的为害却不容易察觉,尤其是在种植初期,会造成玉米的生长缓慢或影响植株的成苗,同时严重影响后期产量,预估春播区每年玉米因地下害虫造成的损失在10%~20%。目前,春播区地下害虫主要有四种,其中金针虫、地老虎和蛴螬相对较多,耕葵粉蚧的发生也有增加趋势。
金针虫幼虫喜潮湿的土壤,一般在地表10厘米左右土温在7℃~13℃时为害严重,主要蛀食玉米内茎和地下根部,可咬断没出土的幼苗,也可钻入较大的玉米苗根茎部取食,致使玉米苗枯死,造成缺苗断垄现象,严重时可使全田毁种。
地老虎在地温高于5℃就能存活,其中若虫源越冬基数大,翌年发生就会相对严重,主要为害特点是从地面咬断玉米幼苗的颈部,使整株玉米死亡。
蛴螬土温达10℃时上升到耕层进行为害,13~18℃时活动最盛,23℃以上则往深土中移动,土质粘重的黑土地、低洼地发生重,幼虫终生栖居在土中,咬断幼苗根茎部,使植株枯黄而死。
耕葵粉蚧在张承地区一年发生两代,以卵在卵囊中于根茬和田间秸秆中越冬,在6月为害达到高峰期,该虫以若虫和成虫群集在近地表的叶鞘内、茎基部和根部刺吸汁液,造成叶片呈条带状枯黄,往往被诊断为缺素症,而错过防治,造成玉米产量损失。
关于地下害虫的防治,建议根据往年发生程度进行预防,避免发生后再进行防治,因为此时为害已经发生。
主要防治方法有:
1、农业防治:翻耕土壤,减少土壤中幼虫存活数量。
2、施用微生物菌剂:施用底肥时一亩地增加20-30公斤益生源中微量元素微生物菌剂,益生源中的复合生物菌,可有效杀死一些虫卵,驱除害虫,预防病虫害的发生。
3、药剂处理:将喷雾器喷头去掉使药液成水柱状,在玉米刚种植或刚出苗时,对玉米进行灌根处理。
4、种子包衣:在耕葵粉蚧不发生或发生较轻区域采用包衣的种子,可预防减少蛴螬、地老虎的为害。